最近啊,手机厂商们发布新手机的势头是一家比一家猛。
前有摩托小米开路,后有步步高集团携一家老小( vivo 、 OPPO 、 realme 、一加 )纷至沓来,争相恐后的想要在新一年手机市场上拔得头筹。
就连 realme 也能上首发批次,托尼是真没想到▼
气势是有了,但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今年发布的新旗舰,硬素质表现很大程度上不如去年,甚至是前年的手机。
托尼会有这样的感受,一方面还是来源于老大哥高通的芯片。
不得不说这次高通的 8 Gen1,在影像上的提升确实有着一骑当千的硬实力。
它包含了三个 18-bit 的 ISP( 图像信号处理器 ),能以每秒 32 亿像素的速度捕捉达前代 4000 多倍的影像数据。
这样可怕的图像处理能力,或许已经能比肩不少专业相机的处理器了。
但骁龙芯片发热的老问题还是依旧存在。。。
现在看来,高通连续两年找三星代工芯片的后果,就是把自己推进了老君的炼丹炉,想要练就火眼金睛,无奈练了两年走火入魔。
经过了去年 888 的危机,厂商们也是谨小慎微,他们全都秉持着 “ 不求有功,但求无错 ” 的原则,保守调教。
以至于这回在拉满的《原神》游戏体验体验上, 8 Gen1 的平均帧率甚至还不如前年的 865 。
用了 870/865 的 12X 和 10 Ultra ,
《 原神 》十分钟的平均温度甩开了 888 & 8 Gen1 不止一个身位。。。▼
这么看下来,托尼有理由怀疑,厂商们或许根本就没想好好 “ 驯龙 ” ,一旦热过了头,就粗暴的一刀切降频,干净又卫生。
而抛开芯片的因素不谈,托尼再仔细一瞧这批新手机的其他硬件配置,好家伙,感觉个个都在开摆。。。
就拿刚发布没多久的一加 10 Pro 来说吧,外观、手感、精调的 LTPO2.0、全链路游戏稳帧技术、大师人像这些喜人的改变都没得说,是浓浓的一加味儿。
可相比上一代一加 9 Pro ,张老板往超广角上砍的这一刀,真是有点对不起后壳这块重新设计的镜头模组。
不知道今年三星施了什么魔咒,让小米、一加以及 vivo 全都用上了这颗全新的 JN1 传感器。
不是说这颗传感器不好,但一加为了新增 150 度广角的鱼眼相机,而舍弃适用性更好的索尼 IMX766 ,托尼实在没想通。
后者的超级微距和自由曲面镜头,比做 150 度的鱼眼效果,怎么想使用场景都会更多吧 ?
而没有微距之后最大的问题,就是手机上硬生生的少了这么一个功能,别人能拍清楚的东西,你就拍不到,你气不气?
一加 10 Pro ▼
一加 9 Pro ▼
除此之外,一加和哈苏联名之后,自然色彩调色的水准依然是个性十足。
在大部分场景下确实很有哈苏味儿,但在食物或人像等一些暖色调为主的场景下,托尼个人就觉得很阴间了。。。
一加的哈苏味儿▼
vivo 的蔡司味儿▼
如果说一加在超广角镜头上只是技术调整,那接下来小米在米 12 上的微操,就比较值得玩味了。
虽说这次在发布会上,小米拿出了 E5 发光材料的 2K 屏、120W 有线快充、CyberFocus 万物追焦技术、全局超级夜景等前沿科技。
但不知道为什么在屏幕这一关键点上,没能做到一视同仁,米12 遗憾的没能用上和米12 Pro 一样的屏幕。
要知道,去年 3999 元起售的小米11,不仅有 E4 发光材料的 2K 屏幕、一亿像素主摄、还匹配了一块 4600mAh 大容量电池。
888 虽说发热严重点吧,可那会儿的调教也就属小米做的最好。
时过境迁,如今的米 12 ,却自降身价,只搭载了一块华星光电的 1080P 屏幕,没上 E5 也就算了,就连 2K 都不舍得给。
米 12 屏幕尺寸缩小的同时,后置主摄干脆就甩了一颗 IMX766 上去。
注意嗷,这颗 IMX766 就是去年一加 9 Pro 上的那颗超广角镜头。
它本身素质是挺不错,可被小米挪过来当米 12 的主摄用,这还真不如去年米 11 上的那颗一亿像素主摄了。
IMX766 的 5000W 像素匹配的 1/1.56 的传感器尺寸,真不知道拿什么和一亿像素 1/1.33 的大底来比。
像素缩水不说,底也变小了一圈,这小米 12 还用着 8Gen1 ,相比用 870 的 12X ,闹不清谁是中杯谁是小杯了。
真旗舰小米 12X ▼
此外,去年在小米 11 Pro 上出现的 IP68 防水防尘,这次在 12 Pro 上也没能继承下来,属实不知道 Pro 在哪儿了。
就这? “ 米冲高关键年 ” ?
不摊开来看,这些配置和功能的削减的确是不起眼,每一个把手机买回家的人,不会像托尼一样,一台一台参数看个遍、测个遍。
哪儿哪儿的游戏卡顿不流畅,哪儿哪儿的拍照弱了,在日常使用中的感知,更是微乎其微。
托尼觉得,厂商们好像不再把精力放在手机的绝对性能上了。
从营销的角度来说,各家品牌都急于打造自己的生态,以往 “ 全能手机 ” “ 啥啥都能干 ” 的概念,吃这一套的越来越少。
就连厂商之间喜闻乐见的骂战也少了好多。。。▼
毕竟智能手机发展了这么久,哪台手机现在还不能流畅的回个微信、刷个抖音呢?
会细抠参数、谈手机体验的用户还是少数,手机厂商们想要扩大自己的受众,一定是会在品牌上多下功夫的。
就好像没有人会知道 XX 化妆品、 XX 香水里的珍贵成分到底有哪些,却会记得代言人和广告词一样。
千千万像托尼这样的硬件发烧友,相比较于强大的手机市场来说,还是少数,因为不管一个人了不了解手机,在这个时代,它都是一件人人都需要的快速消费品。
在这样的背景下,厂商们积极争取不那么了解手机的消费者,比搞定像托尼这些了解数码的人,要容易太多了。
曾经的 “ 为发烧而生 ” 、 “ Never Settle ( 不将就 ) ” 等口号,在 2022 年的今天,貌似也不再是重点。
厂商们更希望去增加那 10% 的品牌溢价,至于剩下 90% 的基本盘,少点荷尔蒙少点激进,日常巩固住就行。
说到底,消费者还是热衷于用脚投票,哪里站的人多往哪里走,要是这样迷惑的减配操作再多来点,时间一长大家恐怕就站不住了。
现在大牌们还能这么吃着品牌福利,以后时间久了,可就不好说咯。
HTC、诺基亚是怎么把自己玩进坟墓的,还历历在目呢。。。
","content_hash":"48daffa4